7月31日,广东海洋大学核心价值观非常队前往***安镇***安公园,参观叶挺、李秀***命事迹陈列馆,重温那一段***史,学习他们崇高的精神品质。
前言
“***抗敌,卓著勋劳。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厉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无限的忠诚。”——***(对叶挺的评价)
“你是化成了灰,但我相信你那每一粒的灰中都***孕着***的自我牺牲与***的爱。我愿你的圣灰吹进全中国人的心里,把一些死灭了的良心,苏活转来!"”——郭沫若(对李秀文的评价)
陈列馆背景
为弘扬叶挺、李秀文夫妇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东莞市在***安公园兴建“叶挺、李秀文的***事迹陈列馆”,通过300余张历史图片、70余件实物及文献史料诠释了一对***伉俪的爱国赤诚,以挖掘和展示叶挺、李秀文的***事迹,而打造的******教育和党建教育的重要基地。
走近人物
叶挺(1896-1946),广东省惠阳县人,***党员,原名叶为询,字希夷,著名军事家,是***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者之一,36位开***事家之一。
叶挺曾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皖南事变中被***扣押,在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中写出著名的《囚歌》以明志。1946年4月8日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
李秀文(1907-1946)
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出生于1907年,祖籍是广东东莞。不过李秀文自小在澳门***大,家世优越,她的家族是澳门著名的富豪家族。因为出生在这样的家族,所以李秀文从小就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她在孙中山办理的澳门执信中学读书。李秀文从小天资聪颖,在执信中学里,她是著名的校花,可谓“貌才兼备”。
人物背后的故事
·为生民立命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军阀混战,时局动荡,民生调敝。叶挺、李秀文作为既受过***儒家文化熏陶,又接受新式教育的进步青年,面对中华民族积弱积贫以及动荡时局,不断***救国救民真理,在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及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倡导的“***”思潮引导下,逐渐形成“为生民立命”的家国情怀,并因志同道合而结下***情缘。
·为家国而战
叶挺戎马一生,无惧生死,矢志***,为保家卫国而不懈战斗。从军三十年,先后随部东征、创办独立团、领军北伐、卫戍武汉、 举旗南昌、筹建新四军前线抗日,无不立下了卓著功勋。在此期间,李秀文与叶挺结为******,与叶挺相扶相携,共谋救国,甚至不惜变卖嫁妆,以身犯险,***自采办和押运军肃物资。一对***优俪,两颗赤子之心。
·家国并肩 虽身死犹未悔
从一见钟情到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叶挺与李秀文的***爱情故事***芳千古。
从相识、相知到结婚仅仅只有3年。婚后,叶挺又立即奔赴前线战场,此后几乎每一天,叶挺都是在枪林弹雨中度过。李秀文虽然每一天都在担心丈夫的安全,但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直到皖南事变,叶挺被关进***,这一关又是五年。在这五年间,李秀文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她要肩负起众多子女的教育,要为丈夫的事情奔走,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威胁。但这些困难都被一副***的肩膀扛了下来。外表***但内心坚定无比的李秀文,***着顽强的意志和他们忠贞的爱情,站在丈夫背后默默支持着。
但难得团聚的二人缺好景不***,在叶挺在重获自由的一个月之后,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四八***”。飞机上,叶挺和他的妻子李秀文,以及***扬眉、儿子阿九,一同牺牲了。这一年,叶挺50岁,李秀文39岁,他们的幺子阿九才三岁,甚至还没来的及起名字。
叶挺夫妇的一生何其短暂,这一世他们未***过太多安宁,却已埋骨黄土。但他们为国家付出的心血,立下的功绩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结语
叶挺将军戎马一生,矢志报国。其夫人李秀文温婉贤淑、心怀大义。同为东江儿女,叶挺、李秀文夫妇以其赤子之心,一生践行家国大义,无愧初心,***先烈精神将在中华大地上永世传承!通过本次参观与学习,东莞英雄儿女李秀文及其丈夫叶挺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热血***催人奋进,有利于激发队员们的爱国***、凝聚奋斗意识、培育民族精神。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与学习发生在莞邑大地上的***历史、***事迹和***精神,让红色***和红色基因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