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新银沙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新银沙

★★★★★六一儿童节日快乐!平安湛江!--新银沙全力打造全新的湛江高端服务窗口,建立湛江智慧城市生活三层架构。提供企业、单位、农商户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网页,集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为一体,助建立独立平台,对外宣传推广,提供交易保障!提供最先进的网信化服务,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式服务!让湛江更好展现新时代大数据服务!为湛江促进区域行业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发展!---新银沙xinyinsha.com --湛江新银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登录!湛江地区最专业的生活门户服务平台!集城市资讯 直播 点播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商城 店铺 分销 秒杀 拼团 新零售 O2O线上下结合 商圈 分类信息 房产 活动 相亲 交友 婚恋 问答 预约 装修 招聘 微信红包 找工作 找房子 网上逛街 找优惠 上门服务 装修 招聘 二手车 培训为一体!扫二维码进驻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式智能服务平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银沙湛江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平台!新银沙以原湛江碧海银沙为载体,推出全新的湛江生活门户服务平台,以整合湛江区域资讯、分享生活、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化客户端,持续整合本地生活、旅游、房产、人才、娱乐、交友 相亲 婚恋等服务为一体,以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您提供全面的贴心服务!!

遂溪为乡村振兴装上全动力引擎

2018-08-16| 发布者:站长| 查看:1236507| 评论:0| 收藏

1275年前的唐朝天宝2年,溪流纵横的海康郡铁耙县,因“溪水合流,民遂利之”,改名为遂溪县。

成事者必殚其智合其力。千年之后的今天,遂溪县在全力推动精准扶贫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广泛发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大格局,打造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突破口的全动力引擎,紧密衔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为广袤的红土乡村,增添脱贫奔康的强劲动力。


遂溪县建新镇那仙火龙果种植基地鸟瞰。记者 张锋锋 航拍


政策驱动 党政主动

遂溪县建新镇那仙中村的贫困户卢惠芳是位单身母亲,过去靠在周边村庄零散帮工为生,自从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引入企业化生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她的生活改变了。盛夏时节,她每天骑着自行车按时到离家仅1公里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上下班,兼顾照料孩子等家务不成问题。去年,凭着政府补贴的4万元和自己向亲友筹措的款项,她建起了新房子。她喜滋滋地对记者说,现在就像“打上了正式工”。

现在,除了扶贫项目给她带来810元的年分红外,按基地里的全勤薪酬算,每年还给她的家庭带来2万多元的劳务收入,总收入近3万元。

家门打工,有效地改变了卢惠芳的生活。在遂溪县的精准扶贫工作中,由于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2016、2017两年,已有17110个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约占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

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战的方略,各级党委政府强力落实这一方略。目前,遂溪县有贫困人口的235个行政村,省直、佛山市三水区、湛江市直、遂溪县直单位组建的帮扶工作队进驻后,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不但贫困家庭的生活、生产条件大幅改善,随着基层党建的强力推进,村集体面貌一新,乡村公共设施和服务也大为增加。村两委班子加强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涌现,一支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正在形成。

现在,随着“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的展开,扶贫攻坚力度前所未有。

规划启动 内外联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谋之道,周到为宝。

今年上半年,在《湛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出台及深入开展“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后,遂溪县在湛江所辖各县市中率先出台了《遂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积极开展资源整合、三产融合发展、生态宜居、文明培育、基层提质、脱贫奔康、特色乡村创建等“七大行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美丽新遂溪,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该实施方案细化出75个项目内容,每项均明确责任单位,及每一年的具体任务指标,配套了巡查督办制度。

谋事在人。在“十百千”干部回乡促脱贫攻坚行动中,遂溪县“组团式”选派一批本土机关干部回到农村,用三年时间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脱贫攻坚和锻造干部“共赢”,实现本土回乡驻村挂点干部与上级直属机关、外地驻村挂点帮扶工作队的内外联动,进一步营造全面高效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两大工作的大格局。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遂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突出强调“可持续”的发展新理念。简而言之,追求新农村可持续的“安居”环境与“乐业”前景。立足实情,精确发力,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共鸣。

产业推动 市场拉动

不惟大惟奇,倡惟实惟效。遂溪县蓬勃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收到良好效果。截至今年6月30日,遂溪县共引进397个产业扶贫项目,其中已竣工350个,乡村产业项目进度快、有特色、成效好,在全省县域精准扶贫工作中排在前列。

如光伏扶贫产业项目,在遂溪15个镇均有建设,总投入达9900万元,目前已竣工投产的光伏项目运营及收益都比较稳定。

在遂城镇仙凤村,芦竹连片种植已成为扶贫主导产业,先期完成160亩连片种植,去年底已实现第一批收成,每年每亩至少为贫困户带来2000元收入。在村里新成立的种养专业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每天能挣到80元工钱。该村芦竹种植基地总规划面积5000亩,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下,仙凤种养专业合作社和湛江芦海普惠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全数保价收购芦竹至2027年。通过特色种养项目,仙凤村的贫困户可获得分红金、土地租金及薪金收入。

在草潭镇,特色沙虫育苗养殖加工产业发展迅猛,已形成国内排在前列的产品品牌;新引进的澳洲淡水龙虾养殖项目令人耳目一新。

在港门镇,原有一定规模的铁皮石斛种植,在精准扶贫中得到大力支持,共筹措帮扶资金106万多元,规划石斛为经济作物发展重点之一。

在北坡镇,通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种植木葱,面积超过2万亩,同时针对市场需求间种辣椒、玉米等农作物,并在公众号平台发布推文,介绍该镇农产品种植情况等,为群众和收购商搭建起一个便捷的产销平台。此外,还主动走出去对接收购商,为农产品找销路,每到农产品上市期,便提前向收购商发出当地农产品详细收成情况,为农户打通产销渠道,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在河头镇,富硒番薯、芋头及糙米成了拳头产品,不少贫困户在帮扶下参与特色种养创业,有些一年便脱贫甚至盖起楼房。还有投资480万元与恒兴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在双村共建的300多亩罗非鱼养殖基地,每年保本分红75万元,年收益率15%;上坡村240亩桑葚基地今年进入丰产期,预计收益超过150万元。

发展迅猛的产业项目,衔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提供土地、产品的增值与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些“硬增收”产生可持续的经济推力。与此同时,这些现代产业项目资金流网络、技术信息网络、供求信息网络以及先进管理模式高度市场化择优化,给当地乡村带来生产生活模式和理念的巨大启示,持续的市场拉力,为乡村振兴划出了清晰途径。

乡贤互动 全民发动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筹划周密,方案细化,措施得力,责任分明,途径清晰。遂溪县广袤的红土乡村,连接着脱贫和奔康的征程,向着可持续安居与乐业的方向,迈出越来越强劲的步伐。

强劲的步伐需要强大的动力,遂溪县为此打造乡村振兴的全动力引擎,乡贤互动成为重要的一环。促进乡贤反哺家乡建设,建好乡贤名录数据库,组建“乡贤工作室”,推行“乡贤+”模式,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商会、社团组织的作用,把乡贤发动起来,遂溪县正形成“万名乡贤帮万村扶万户、千企帮千村”的生动局面。

在该县的河头镇,乡贤成立三大促进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显著:

——河头镇教育发展促进会去年成立的当天便有近千人参与捐款,共筹集到捐款320万元。在当天召开的奖学助学大会上,共奖励了186名学生、40名老师,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当天共发放资金近40万元。

——河头镇治安促进会去年由爱心企业家陈丹捐资成立。对辖区视频监控等设备的配置、“见义勇为”正气的倡导等方面,起积极作用。

——由乡贤倡导成立的河头镇养老促进会,10多个村庄的外出乡贤,逢年过节便回乡慰问敬老院老人及村中孤寡老人,形成一股浓重传统“孝文化”的文明乡风。

乡贤互动,在助力家乡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带动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各界人士。近年来,遂溪乡贤的反哺工程亮点频闪:带动万人捐资建设孔圣山景点;出资与家乡共建水产养殖项目;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单是珠三角,外出经商务工的遂溪籍人士便不下10万人。拳拳赤子心,他们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耿耿桑梓情,在各大新媒体公众号上,他们的互动发言洋溢着乡土热忱。早年外出创业成功的乡贤,不但对家乡建设直接注入资金,其眼界理念、经营经验,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

目前,遂溪县委县政府在充分发动在湛乡贤的基础上,利用双休日时间,组团逐城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乡贤的沟通,集思广益,带动全民参与打造乡村振兴的全动力引擎。

看数据









关键词——摘自《遂溪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激活农地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统一建设农民公寓等方式,腾出更多农村建设用地。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农村宅基地合法分配,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争取开展农村宅基地入市试点,实现农村土地健康流转。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各镇充分利用农用地生态、景观、休闲等多种功能,发展现代农业旅游。鼓励集体建设用地规模较大的农村,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引入投资经营主体,推动农村配套建设改善、集体物业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

三产融合

以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为抓手,大力抓好示范带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较完整,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到2020年,现代农业发展产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7%。

生态宜居

到2020年底,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全面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7%,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90%;全县所有自然村通硬化公路、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均达到100%;行政村实现光纤100%覆盖,农村4G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全县每年实施国土绿化和造林更新1000亩以上;以村(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共建设绿化美化乡村40条。

文明培育

到2020年,全县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95%,35个省定贫困村基本达到文明村创建标准;行政村基本达到县级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推进4000人以上行政村“一村一公办”幼儿园建设。

脱贫奔康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现行标准下农村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35个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劳动能力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8699元);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障兜底。相对贫困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11599元),贫困发生率低于2%。

特色乡村

打造代表遂溪水平的特色乡村。未来三年(2018—2020年),采取上下结合、竞争择优的方式,全县规划建设和重点培育8个特色乡村试点,突出“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民俗、特色建筑”,体现不同地域风貌和文化特征,形成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力争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便民电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