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新银沙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新银沙

>★★★★★★★★★★★★★★★高考放榜进行时。。。。。。。。。。。★★★★★★★★★★★★★★★即日起本平台各频道免费开放★★★★★平安湛江!--新银沙全力打造全新的湛江高端服务窗口,建立湛江智慧城市生活三层架构。提供企业、单位、农商户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网页,集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为一体,助建立独立平台,对外宣传推广,提供交易保障!提供最先进的网信化服务,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式服务!让湛江更好展现新时代大数据服务!为湛江促进区域行业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发展!---新银沙xinyinsha.com --湛江新银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登录!湛江地区最专业的生活门户服务平台!集城市资讯 直播 点播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商城 店铺 分销 秒杀 拼团 新零售 O2O线上下结合 商圈 分类信息 房产 活动 相亲 交友 婚恋 问答 预约 装修 招聘 微信红包 找工作 找房子 网上逛街 找优惠 上门服务 装修 招聘 二手车 培训为一体!扫二维码进驻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式智能服务平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银沙湛江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平台!新银沙以原湛江碧海银沙为载体,推出全新的湛江生活门户服务平台,以整合湛江区域资讯、分享生活、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化客户端,持续整合本地生活、旅游、房产、人才、娱乐、交友 相亲 婚恋等服务为一体,以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您提供全面的贴心服务!!

赤坎这个村的“年例”舞蹈全国独一无二

2019-04-17| 发布者:站长| 查看:1579767| 评论:0| 收藏

赤坎区文章湾村簕古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龙舞蹈种类,极其珍贵。2009年入选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是获选的十周年。十多年来,陈水禄老人,为挖掘保护、传承发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辛劳付出,不遗余力。他不仅把簕古龙打造成村中民俗文化的品牌,还演绎为赤坎区“年例”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受到社会广泛的好评。陈水禄先后被评为湛江市优秀民间艺术师,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簕古龙巡舞习俗世代相传

文章湾村现属赤坎区中华街道办前进社区,历史上这一带为海边沙滩,统称文章湾。文章湾村的簕古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300多年历史。其产生缘于一段悲壮的历史。据村中保存的仙梦《陈氏族谱》记载,宋末抗元名将陈文龙及家人,相继为国捐躯。次子陈梦雷,为逃避元兵追咎,从福建迁徙雷州仙梦村(今沈塘镇大陈村)隐居。明末年间,陈梦雷后裔第十七世迁居赤坎文章湾,逐渐形成村落。繁洐至第五世时,村中发生瘟疫,50多人相继死亡。在科学尚未昌明的年代,村民认为是邪魔作祟,恐慌不已。于是,依据 “簕古可避邪”的民间惯例,用本村遍地生长,浑身是刺,连野兽也不敢惹的簕古为材料,将原来村舞的草、布龙改制作成簕古龙,在祖辈崇尚的妈祖庙前祈祷消灾,随后沿村巡舞,将簕古龙身上的簕古叶,派发给每家每户放置家中辟邪,保佑平安。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新建妈祖天后宫在今前进路落成,村民律定每年正月十九日妈祖诞期为“年例”,制作簕古龙巡舞贺节。簕古龙被村民视为威猛、旺盛生命力的象征,镇灾避疫平安的吉祥物,形成习俗世代相传。



挖掘传承非遗义不容辞

陈水禄,1933年出生于赤坎文章湾村。家庭贫穷,读完小学便在村中务农,22岁进工厂当修理工和汽车司机,天资聪明,勤奋钻研,当年曾是市里为数不多的一级司机和八级修理工。陈水禄步入青年时已是村中喜庆活动的积极分子,16岁当簕古龙舞龙队长,以舞龙高手称著。对舞龙和制作龙道具兴趣甚浓。文革期间,簕古龙被迫停止活动并失传。村中族老陈振美念念不忘本村独特的簕古龙文化,相信总有一天定能再现风采发扬光大。临终前(1978年病逝),多次嘱咐并口授指导陈水禄传承簕古龙。陈水禄牢记心中,为簕古龙的传承制作获得了要领和技巧。

陈水禄一直不忘族老托咐,决心实现老人遗愿。改革开放后,陈水禄从事运输业,经济环境较好,他独自出资20万元并发动村民集资,重修天后宫,作为挖掘簕古龙的议事场所,成立文章湾村簕古龙协会,任协会会长,建立挖掘、研究和传承机制。他无私腾出承包种养场近千平方空地,作为制作簕古龙工场和排练活动场所。根据族老的口授巧技,他多方收集有关资料,苦心研究,发动村民通力合作,簕古龙终于再现英姿,首次出游,慕名观看人数达二、三万之多,广受社会关注和好评,被列为湛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送省申遗成功,成为赤坎区首个省级非遗名录。

传承非遗不遗余力不断创新

文章湾村簕古龙,制作的原材料是就地取材的鲜簕古叶片组成龙身、龙头,用剑麻片作龙舌,榕树气根作龙须,簕古果嵌成龙牙,工艺精致,造型美观,活灵活现。既秉承中华民族舞龙艺术传统,制作上又有别于其它龙舞种类,独具原生态,古朴归真。簕古龙现世后,特别是被列为省非遗名录,名声大振。陈水禄继续挖掘提高簕古龙的表演艺术、使其表演套路技艺得到进一步提升。他倡议把一年一度农历正月十九日的神诞祭祀“年例”,成功演绎为妈祖文化节,增加时代色彩,把簕古龙打造成“年例”最大的亮点和压轴戏。妈祖文化节举办十多年来,慕名观看簕古龙的人数达40多万,成为响亮的民俗文化品牌。

陈水禄非遗传承不停步,为让人们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加强保护意思,不断擦亮簕古龙品牌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受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制作2条代表中华56个民族,各长56米的巨型簕古龙,在南国热带花园展出,作为庆祝活动的重头戏。布展完满成功,轰动全市,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次从动态展示静态。2012年龙年,陈水禄又组织村民100多人,用了野生簕古12车,花了20多天,精心制作一条重量近吨,60人共舞的巨无霸簕古龙,在妈祖文化节上亮相。巨龙巡游时,万人空巷,喝釆声不绝,开创了我市龙舞艺术龙体重量和规模之最,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注入新的活力。

传承非遗执着追求丝毫不减

陈水禄80多岁高龄,宝刀未老,对非遗传承发扬的执着追求丝毫不减。他为人谦虚平和,努力进取。近年来,虽成为民俗文化的热点人物,但一直以低调姿态呈现。他积极参与省、市、区相关单位举办的展示、研讨、传播、交流等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他认为,当前我市非物项目,从国家级、省级到市级多达近百个,互相间交流研究不多,加强沟通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很有必要。他带领团队到麻章区旧县村、赤坎区调顺村学习取经,分别观摩学习国家级非遗傩舞和省级非遗网龙的传承保护经验,从中以求提高。他还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讲解非遗知识,让学生们零距离了解非遗、感受非遗魅力,增强非遗保护和传承意识。

陈水禄考虑年岁已高,致力培养下一代传承簕古龙,他亲力亲为,不辞劳苦,面授和指导青年人掌握制作技巧和舞龙要领,使簕古龙薪火相传。目前,文章湾村簕古龙已建有牢固的骨干队伍,并培养了新一代簕古龙的传承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便民电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