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新银沙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新银沙

>★★★★★★★★★★★★★★★金榜题名进行时。。。。。。。。。。。★★★★★★★★★★★★★★★即日起本平台各频道免费开放★★★★★平安湛江!--新银沙全力打造全新的湛江高端服务窗口,建立湛江智慧城市生活三层架构。提供企业、单位、农商户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网页,集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为一体,助建立独立平台,对外宣传推广,提供交易保障!提供最先进的网信化服务,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式服务!让湛江更好展现新时代大数据服务!为湛江促进区域行业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发展!---新银沙xinyinsha.com --湛江新银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登录!湛江地区最专业的生活门户服务平台!集城市资讯 直播 点播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商城 店铺 分销 秒杀 拼团 新零售 O2O线上下结合 商圈 分类信息 房产 活动 相亲 交友 婚恋 问答 预约 装修 招聘 微信红包 找工作 找房子 网上逛街 找优惠 上门服务 装修 招聘 二手车 培训为一体!扫二维码进驻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式智能服务平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银沙湛江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平台!新银沙以原湛江碧海银沙为载体,推出全新的湛江生活门户服务平台,以整合湛江区域资讯、分享生活、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化客户端,持续整合本地生活、旅游、房产、人才、娱乐、交友 相亲 婚恋等服务为一体,以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您提供全面的贴心服务!!

让“文明”成为湛江旅游的“标配”

2018-09-05| 发布者:站长| 查看:1607224| 评论:0| 收藏

从市旅游局获悉,上半年,我市共接待游客2633万人次,增长23.3%,接待人数位居全省前列。(9月3日《湛江日报》)

今年上半年,湛江旅游业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全市共接待游客2633万人次,增长23.3%,接待人数位居全省前列。提起旅游产业兴旺、来湛游客猛增,有的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了“高铁”,认为是高铁开通给湛江带来的变化。但大家不要忘记了,深湛铁路江湛段是今年7月1日才正式通车投用的,也就是说,上半年的这场“翻身仗”其实并不关高铁开通什么事。

湛江旅游业能取得如此进步,靠的是三个“多了”。首先,是知道湛江的人多了。去年以来,湛江在城市旅游品牌的宣传上下足功夫,通过参加央视《魅力中国城》竞演节目、在央视投放天气预报广告等,有效提升了知名度,让更多游客知道湛江,产生“想去看一看”的欲望。其次,是吸引游客的点多了。所谓的“点”,主要是景点,而更广泛地说,是卖点。湛江吸引游客的卖点、景点在不断增加。如今,湛江开放的景区景点已经有70多处,而且近年优质景点频频成为“网红打卡地”。就举遂溪孔圣山文化城的例子,它不仅为湛江增添了一个优美的景点,更带来了“文化游”“生态游”“流水游”等诸多卖点,吸引八方来客。最后一个“多了”,是可选配套的项多了。优质景点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旅行社扩张,连锁酒店、民宿抢先入驻。2017年底全市旅行社及分社、门市部228家,比2016年增长51%。全市现有国际品牌连锁酒店2家、五星级3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20家,可提供各类经营性客房45963间,床位71648张。外地游客来湛江旅游可以选择的旅游线路、旅行社、住宿环境、酒店服务等都多了起来,款式繁多、选择自由、丰俭由人,能更大程度地吸引来客特别是自驾游客。

上半年的这份“成绩单”,再加上高铁开通带来的利好,都让湛江下半年旅游业的发展更令人期待。旅游业发展迅速诚然令人欣喜,但在大好形势下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引导,让“文明”成为湛江旅游的“标配”。

旅游是文明的产物,文明是旅游的内核。之所以在旅游业迅猛发展时强调“文明”的重要性,是因为被不文明旅游乱象毁了城市品牌形象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少城市无论是对旅游产业从业者还是外地游客,都缺乏应有的监管引导:一边是旅游市场价格混乱、服务低劣、内容掺水、管理无序;另一边是游客无视秩序、四处涂鸦、乱丢垃圾、趣味低级。这些不文明旅游乱象,极容易毁了一座城市的旅游品牌形象。湛江旅游业要乘势起飞,就必须提前部署,加强监管引导,让“文明”成为湛江旅游的“标配”。

对旅游产业从业者的监管引导,要特别注意服务质量。不少国内景点,自恃“颜值高”,想着“皇帝女不愁嫁”,就摆出一副“高冷”模样,对游客合理要求不理不睬,最终难免自吃苦果。笔者近日在朋友圈上看了这么一则景点评价——“X(景区名)无敌垃圾!突下暴雨,上百游客困在Y(景区内某设施)入口,接驳电瓶车消失,等了半个多小时一辆都没见到,无法前往公寓。广场保安态度恶劣,和一位请求协调解决此事的老人吵架。游客打了景区多个电话,推诿扯皮,没一个解决的!”在网络时代,一个游客图文并茂的点评,就足以影响身边人甚至更多陌生网友对一个景区、一座城市的看法。不文明,终究逃不掉从“网红”变“黑店”的命运。

对从业者加强监管引导容易理解,但一座城市为什么也要管着以“客人”身份前来游玩消费的游客呢?很多年前网上就流行一个说法,去某国旅游千万别乱扔垃圾,否则除了要被罚款,还得受鞭笞之刑。但绝大部分网友不仅没有“喷”,反而赞这是当地讲文明、讲规矩的体现。其实,对一小部分外地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纵容,其实就是对其它守规矩、讲文明游客的伤害。而更严重的是,景区生态环境、城市文明形象都会因为这种纵容而受损。

必须把“文明”作为湛江旅游的“标配”,紧抓不懈、时刻不松,用文明城市的品牌形象支撑湛江旅游乘势起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便民电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