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新银沙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新银沙

>★★★★★★★★★★★★★★★高考志愿进行时。。。。。。。。。。。★★★★★★★★★★★★★★★即日起本平台各频道免费开放★★★★★平安湛江!--新银沙全力打造全新的湛江高端服务窗口,建立湛江智慧城市生活三层架构。提供企业、单位、农商户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网页,集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为一体,助建立独立平台,对外宣传推广,提供交易保障!提供最先进的网信化服务,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式服务!让湛江更好展现新时代大数据服务!为湛江促进区域行业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发展!---新银沙xinyinsha.com --湛江新银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登录!湛江地区最专业的生活门户服务平台!集城市资讯 直播 点播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商城 店铺 分销 秒杀 拼团 新零售 O2O线上下结合 商圈 分类信息 房产 活动 相亲 交友 婚恋 问答 预约 装修 招聘 微信红包 找工作 找房子 网上逛街 找优惠 上门服务 装修 招聘 二手车 培训为一体!扫二维码进驻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式智能服务平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银沙湛江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平台!新银沙以原湛江碧海银沙为载体,推出全新的湛江生活门户服务平台,以整合湛江区域资讯、分享生活、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化客户端,持续整合本地生活、旅游、房产、人才、娱乐、交友 相亲 婚恋等服务为一体,以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您提供全面的贴心服务!!

新产业生长 新活力绽放

2019-10-16| 发布者:站长| 查看:1556564| 评论:0| 收藏

放眼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甘愿在这个产业振兴的时代落伍。国家要实现经济高质量、跨越式的发展,需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被寄望打造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广州需要在产业升级上发挥表率作用。

2018年,广州凭借着硬实力成功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上榜“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方”激励名单。这充分证明了广州正在由传统产业大城向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转型。新兴产业正成为广州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不仅是广州,大湾区的其他城市如佛山、东莞正在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广州:向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转型

新风貌:广州掀起产业升级浪潮

去年9月,广州市政府印发《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广州将紧紧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发展动能转换。

在如此“雄心壮志”下,广州在产业变革中所展现的“新风貌”,都将在中国产业发展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3月份,位于广州黄埔区鸿基创能发布了膜电极产品HyKey1.0,生产成本比目前市场主流的膜电极至少低30%。Hy Key1.0产品性能寿命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有助于改变我国燃料电池膜电极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助力燃料电池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9月20日,粤芯12英寸晶圆项目在中新广州知识城投产。这标志着广州先进制造业“缺芯”成为历史,也标志着广州可在本地生产芯片,直接辐射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客户群。

9月27日,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宣告竣工,这意味着广州有望生产第一款我国自主研发、本土生产的走向发达市场的创新抗癌药,将为全世界民众提供“可及、可负担的好药”。

一个产业的繁荣,需要企业的数量与质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在鸿基创能发布了膜电极产品HyKey1.0之后,今年黄埔区发布《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办法》,因为其中有10条扶持氢能产业的政策,其中包括补贴氢能企业50%的贷款利息、给予国家、省认定的氢能研发机构1000万元奖励、对加氢站的建设运营最高600万元补贴等。如今氢能产业的核心环节项目已经在黄埔区初步建成。

不仅是黄埔区,越秀荔湾等老城区也是新兴产业集聚,焕发出科技创新生命力。比如荔湾打造的海龙科技创新产业区,涉及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智慧环卫机器人产业链协同作业生态链系统、汽车制造业、物联网电子商务基地、大健康和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等科创领域。越秀区则抓住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改造契机,引导集聚千名生物医药高层次人才,打造国家级医学创新中心。可见广州正在掀起一股产业升级的浪潮。

新动能:国家高企数量连续三年快速增长

基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的理性选择,广州选择了新的突破口,便是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IAB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NEM产业。

近年来,思科、富士康、GE、百济神州纷纷以数百亿、千亿级的规模落户广州。而这些大项目的落户将为广州发展新兴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其强大的技术外溢效应,将吸引更多企业跟随,并带动上下产业链条的发展。

广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实现年均增速88.5%、总增长5倍的“广州速度”,2018年总量超过1.1万家,居全国城市第三。2018年广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8377家,居全国城市首位,今年上半年入库企业6476家,占全省47%。

今年3月15日,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指导下,由广州市科技创新企业协会、《快公司Fast Company》联合主办了一场估值超10亿美元的科技初创企业的榜单发布。9家企业入选,主要集中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大数据、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占比1/3,这些榜单上的企业均有全球行业领先的技术。比如云从科技在跨镜追踪技术上刷新三项世界纪录,首次将准确率达到商用水平。而极飞科技P30植保无人机战火被誉为“国际工业设计奥斯卡”的红点设计大奖,成为全球农业植保领域首个荣获“红点奖”的产品。


新作为:政府为科技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龙头企业中不少是在广州成长壮大的,对广州的创业环境非常认可。在极飞科技CEO彭斌眼里,广州是一个适合长线创业的城市,这源于广州有好的产业链,有足够的人才输出和科研院所、也包括广州“务实但不激进”的城市特质。

所以,广州掀起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不仅只靠引项目,也十分注重造环境。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最看重的依然是能提供资金和人才的环境。

在广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看来,科技企业是生于科技长于金融成于市场,为科技创新服务的金融,也是科技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广州市开始了由政府参与的科技金融创新,起到了为新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其中市财政出资50亿元成立广州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导基金,并且第一期(10亿元)申报已经完成,这意味着将撬动10亿以上社会资金投入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早中期科技创新企业。

广州市科技局于2015年设立了首期4亿元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合作银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所产生的本金损失进行50%风险补偿。

今年5月,广州市科技局在原来4亿元风险资金池的基础上,增加每年不超2亿元部门预算作为风险损失补偿资金,并将合作银行由原来的8家扩大至23家。截至目前,资金池共对1374家企业,累计授信189.9279亿元,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16.51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83家,占比78.82%。

目前,广州已分两批组织68家企业对接港交所,并依托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广州科技企业在港建立投融资平台。

不仅在科技金融方面,广州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也体现了对科技人才的重视。今年6月,广州市政府审议通过《广州市进一步加快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因为有12条重磅内容,所以被称为“科创十二条”。这12条政策里,有3项与人才直接相关。

东莞:吹响从“制造” 向“智造”转型的号角

全世界1/5羊毛衫东莞造,全世界1/10运动鞋东莞造,全世界1/5的电脑东莞造……“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8个字无数次凸显了东莞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在新时代,“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大步跨越的路上,智能手机制造无疑已成为最亮眼的名片。

华为终端东莞松山湖基地的自动生产线上,每28.5秒就有一台智能手机生产下线。而华为终端东莞生产基地共有整机生产线35条,单月产能超过200万台。离其直线距离不足30公里的东莞长安镇,OPPO手机一个月要出1000万台。全球每4台智能手机,就有一台产自东莞。

而与华为基地同处松山湖的还有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领衔的国际机器人产业项目。2014年,李泽湘带领团队创建东莞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5—10倍,而成本却大概只需它们的1/5—1/4。”李泽湘说。

截至目前,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已聚集400余家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71家。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7家,上市及在“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

8月23日,东莞启动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吹响了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号角。东莞制定了加快推进重点支柱产业“强心优链”的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目前该方案还在送审中,但已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时尚消费品制造业被划定为重点支柱产业。

东莞计划从2019年到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超2000亿元,保持智能移动终端产业引领态势,推动攻克一批制约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

为此,东莞将加大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制定一批“电子信息制造业重大技术攻关目录”,重点支持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以上、增速较快的龙头企业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加快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支持产值超5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研究院。

佛山:瞪羚企业研发投入可获奖励

近年来,佛山的高新区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资料显示,佛山高新区以实体经济、民营经济为主,门类齐全,已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光电“三个千亿”与新材料、智能家居、生物医药“三个百亿”等产业集群,并涌现了工业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智能家电等新产业、新业态,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里集聚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6家,上市及新三板挂牌企业76家,高新技术企业1512家。另外,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也非常突出,2018年园区专利申请数9748件,同比增长28.45%;专利授权数6219件,同比增长23.76%。

为了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佛山在今年5月发布了2019年政府“一号文”《佛山市全面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促进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区域协同、人才集聚、基础研究、企业创新、平台载体、科技金融以及科技领域“放管服”等方面,提出系列突破性、普惠性政策措施,号称“科创35条”。

在“科创35条”中,佛山提出建立佛山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库,开展分类施策,佛山市财政对新进入瞪羚企业库的企业每家资助25万元。瞪羚企业是指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型企业。早在去年,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就出台了瞪羚企业认定及扶持办法,并对符合条件的瞪羚企业予以相应的鼓励奖励,例如对于认定的瞪羚企业按本年认定的研发投入总额的20%额外奖励,最高不超过60万元。

佛山维尚家具制造有限公司就是一家瞪羚企业。2018年,该企业进入泛家居领域,销售收入保持了25%的增长势头,目前在无锡、成都启动了家具制造基地,分别面向华东、西南市场展开布局。其实,该企业由广州的一家软件企业圆方软件孵化而成。2006年,圆方软件看到了订制家具制造的“未来画像”,便决定打造维尚家具,并利用信息化能力为其解决订制家具制造的痛点。

同为瞪羚企业的广东广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不断打造自身的研发能力,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到“治水”的领域。 2017年,该企业逐步形成了三防、消防、公安等领域主打产品构成的产品体系。据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研发团队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在应用层快速实现“插件式”开发。借助于大型硬件厂商和通信商,广宇科技也逐渐到湖北、广西等地开拓市场。企业可以和这些战略合作伙伴共同搭建销售和客服团队,共享业务网络和销售渠道。

另有数据显示,瞪羚企业与单打冠军企业经营业绩优于佛山高新区平均水平。2017年,瞪羚企业群体平均营业收入是佛山高新区企业平均水平的1.6倍。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便民电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