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海关坚持防疫脱贫同步推进,硕果累累。”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道。
今年3月初,廉江市青平镇木高山村50亩扶贫圣女果开始采摘上市,果丰价好。在两个月的挂果期内销售数量达7万多斤,销售金额23万余元。
见此情形,湛江海关驻木高山村第一书记黄维的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湛江海关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脱贫攻坚工作也毫不放松;充分结合定点帮扶村——木高山村的实际,在前期农产品种植帮扶基础上,加强产销对接,确保农产品“种得好”“卖得出”。
扶贫干部带来脱贫攻坚“海关方案”
据介绍,木高山村距离廉江市青平镇镇政府约15公里,与广西博白县相邻,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且人多地少、经济落后,村民主要以种植桉树、水稻、花生和红江橙等为主,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中无企业,青壮年绝大多数外出打工。木高山村下辖12条自然村,总户数1050户,总人口5350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311人。
自湛江海关作为定点帮扶单位进驻后,着力于项目扶贫,发展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还把该关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兵强将”黄维派驻到村里来。
精通业务的黄维经过实地考察发现,木高山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圣女果,但村民以前没有种植过。
在克服了租地、劳力、技术等重重困难后,扶贫工作队将湛江海关自筹资金用于种植50亩圣女果。
为了从多方面增加贫困户的收入,黄维与工作队队员、村委干部商量后,不断完善助力木高山村精准脱贫的“海关方案”:租赁贫困户的田地,同时请贫困户进行田间日常管理,这样贫困户既有地租收入,又有工资收入,还有收益分红,可有效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致富果”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今年春节期间,眼看着圣女果挂果即将成熟,却遭受疫情影响,果园浇水追肥等管理跟不上,扶贫项目面临着前功尽弃的困境。
怎么办?黄维心急如焚。经过分析研究后,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们决定不等不靠,主动迎战!
“时间不等人,必须争分夺秒!”黄维和扶贫工作队员提前回村,吹响“防控新冠疫情,护好扶贫成果”的号角,一边做好疫情防控,一边组织复工复产。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从大年初四开始,黄维就组织村民和工人到湛江海关扶贫产业圣女果种植基地和红橙种植基地,进行扎苗、浇水等田间作业。同时,积极联系购买化肥,并到田间地头实地指导,落实追肥除草、病虫防控等田管工作。
在工作队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圣女果结出了“致富果”,一颗颗“红玛瑙”晶莹透亮,压弯了枝头。
黄维和工作队又马不停蹄,积极联系有需求的企业现场收购圣女果,发动全关干部职工消费扶贫,拓展渠道直供本地大型连锁超市,有效解决销售困难问题,在两个月的挂果期内销售数量达7万多斤,销售金额23万余元。
除了圣女果,该村种植的60亩红江橙也于今年开始挂果产生收益,村民的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开阔……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该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07户311人已实现全部稳定脱贫,脱贫率达100%。
“脱贫攻坚,时不我待。为了贫困户的美好明天,今年我们驻村扶贫工作队将发扬连续作战、攻坚克难的‘红土地扶贫精神’,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话语刚落,黄维便又在田间地头忙开了……
7个村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据悉,湛江海关共有定点帮扶村7个,辐射自然村98个,贫困户共477户1282人。
近年来,湛江海关用实际行动和一套套实用的“海关方案”,让贫困村焕发新风貌,给广大贫困户带来新希望,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点亮心光”济困助学项目获“全国海关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一名干部获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一名受帮扶的贫困户获评湛江市十大“脱贫致富明星”;一养殖产业项目获评湛江市“扶贫明星产品”;四年来,累计投入地方扶贫开发资金1783万元,海关自筹资金575万元,共计2358万元,7个村已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脱贫率达100%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海关方案”将不断丰富完善,为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持续奔富贡献智慧与力量。新海关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也将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和激励着新时代的奋斗者前赴后继,谱写下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