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新银沙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新银沙

>★★★★★★★★★★★★★★★高考放榜进行时。。。。。。。。。。。★★★★★★★★★★★★★★★即日起本平台各频道免费开放★★★★★平安湛江!--新银沙全力打造全新的湛江高端服务窗口,建立湛江智慧城市生活三层架构。提供企业、单位、农商户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网页,集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为一体,助建立独立平台,对外宣传推广,提供交易保障!提供最先进的网信化服务,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式服务!让湛江更好展现新时代大数据服务!为湛江促进区域行业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发展!---新银沙xinyinsha.com --湛江新银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登录!湛江地区最专业的生活门户服务平台!集城市资讯 直播 点播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商城 店铺 分销 秒杀 拼团 新零售 O2O线上下结合 商圈 分类信息 房产 活动 相亲 交友 婚恋 问答 预约 装修 招聘 微信红包 找工作 找房子 网上逛街 找优惠 上门服务 装修 招聘 二手车 培训为一体!扫二维码进驻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式智能服务平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银沙湛江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平台!新银沙以原湛江碧海银沙为载体,推出全新的湛江生活门户服务平台,以整合湛江区域资讯、分享生活、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化客户端,持续整合本地生活、旅游、房产、人才、娱乐、交友 相亲 婚恋等服务为一体,以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您提供全面的贴心服务!!

湛江有个“泥人阮”

2018-06-20| 发布者:站长| 查看:1578582| 评论:0| 收藏

栩栩如生的大象,憨态十足的石狗,岭南色彩浓厚的泥人娃娃……今年73岁、“木讷”的阮伟硬是用双手造出了一个精彩的世界。在2010年,他获得由湛江市委宣传部授予的“湛江市优秀民间艺术师”。记者日前在他家见到了这位巧手民间艺术师,走进了他的泥塑世界。


家里成泥塑展览馆 艺术创作取材生活

记者刚见阮伟,他精神矍铄,很憨厚,比较少话但一说起泥塑便滔滔不绝。见到记者来了,他便从工作室抱出一箱又一箱的泥塑作品,还领着记者细细参观家中陈列着的大大小小彩塑。

阮伟指着陈列在房子玄关处、安置在灯箱里的一对穿着洁白婚纱、礼服的“新娘新郎”介绍说:“这是我的儿子、儿媳结婚时我创作的。”“这是我以我的孙子、孙女为原型创作的金童玉女吉祥娃,创作了一个系列。”……每个泥塑人物造型丰满,细节勾勒到位。

阮伟介绍说,这正是他参观了泥人张之后,受到启发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没想到,受到朋友的欢迎,为此他特意设计了系列的模具,批量生产,让更多人感受泥塑的魅力。

在他的工作室里,也收藏着他的许多得意之作,其中有他为儿媳妇做的一系列的精美头像。他还曾经为何冲的女朋友等一些时尚美女塑造的精美头像。这些头像他都赠送给原型的本人,只是拍了原型与自己的头像合影的照片作为留念。这些头像五官精致,神态捕捉得惟妙惟肖。

醉心于本地民俗 雕刻“石狗兵团”

一边看一边走,我们不知不觉到了偏厅。陈列架上也摆满了系列彩塑人偶。“这是吉祥老公公老奶奶系列;这是西关小姐系列:这是钟馗系列……”阮伟介绍说。

这些彩塑的人偶表情生动活泼,五官精致,服饰华丽。吉祥老公公老奶奶系列和金童玉女吉祥娃娃系列,和天津的泥人张彩陶风格有些相似,但是服饰上充满岭南特色。

阮伟十分喜欢取材民俗。他从工作室搬出一箱又一箱的雷州石狗作品、大象和犀牛,摆满了一张大大的圆形茶几。形态各异、造型与风格截然不同的石狗,有的古朴古拙,有的精巧华丽,有的是一双一对在嬉戏,有的五六只排列在一起。他们整整齐齐排在一起,布满了他家客厅里直径一米多的圆形茶几,形成一个“石狗兵团”。大象和犀牛也是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阮伟说,经常有朋友向他讨要。为了一一满足,他针对一些造型生产了模具。 除了家里这些,阮伟还有许多作品。记者细细翻看他所珍藏的厚厚作品相册。阮伟在旁边简单介绍,他为湛江的许多公园、企业塑造了许多大型的塑像,例如,霞山儿童公园的大笨象喷水池,还为许多企业塑造了南海珍珠女神、古代仕女、雄狮等雕塑……

无师自通玩泥塑 看一眼就能塑造

阮伟回忆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后来在湛江耐火材料厂里负责宣传工作,平常喜欢画水粉画、出墙报。大概在他30岁的那一年,广州美院毕业生李仕儒来湛江创作雕塑,他被寸金桥公园的美工推荐给李仕儒当助手。这是他第一次接触雕塑,没想到就此结下不解之缘。他似乎在这方面特别有天赋。看到了雕塑,就无师自通学会雕塑、迷上了雕塑。“别人给我一幅照片,稍加努力,我就很快能塑造出高度相似的立体形象。”他说。记者了解到,他塑造的石狗,有一部分就是参考中国文史出版社林涛主编的《雷州石狗奇观》上的石狗图片而开展,生动地还原了这些石狗的形象。

凭着这个“看一眼就能逼真塑造出来”的本领,阮伟常接一些别人不敢接的任务,展现他高超的技艺。他还研制模具,使精美作品可以复制甚至批量生产,分享给更多的亲朋好友。可惜的是,由于东西越来越多,家里实在放不下了,他不得不扔了许多模具。

民俗泥塑多获大奖 盼望手艺能得传承

2010年,原湛江市群众艺术馆馆长朱卫国策划了一板贡案参加首届中国(东莞·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其中设计部分湛江民俗精粹要用泥塑来表现,例如醒狮、人龙舞、旧县傩舞、舞鹰雄等等。朱卫国就找到阮伟一起制作。阮伟根据所提供的资料、照片或者录像,创作出精彩的泥塑人物,他参与创作的民俗工艺贡案《七夕乞巧·盛世佳期》,参加2010年首届中国(东莞·望牛墩)七夕风情文化节,荣获银奖。2014年,他再次受到朱卫国邀请,以泥塑作品参加的湛江民俗工艺贡案《红土七夕·盛世呈祥》创作,创作了天上、人间两大部分,有王母娘娘和六位仙女、七仙女与董永鹊桥相会,以及三组人龙舞、两组舞鹰雄,以及醒狮、旧县傩舞、仪仗队共150多个人物形象,以及一些民俗道具、石狗等等,这次贡案比东莞的大了许多,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2014年广州乞巧风情赛艺会金奖。这一板精美绝伦的贡案也被列入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馆藏展品。

阮伟告诉记者:“现在我年事渐高,而儿女事业发展正忙。孙子孙女还很小,没上幼儿园,所以我常常要带孙子。因此,即便我有很多创作的构思,但都苦于没有时间和精力创作。所幸,我的这些模具可以把反映湛江民俗文化精粹的泥塑批量生产,可以将其开发为湛江的特色旅游产品,希望能得到重视,也希望有年轻人愿意跟着我学习,让手艺得以传承。”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便民电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