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广东医科大学思忆三下乡织梦队在湛江市麻章区通明村开展以“关爱老人,呵护记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与广东医科大学社区健康促进社调研队联合开展义诊活动。队伍中有来自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四名医生坐诊,分别是神经内科的尹小健主任、神经内科的刘洲副主任、老年病科的皇甫长梅主任和内分泌科的陈文璞副主任。
早晨,天空灰蒙蒙的,还下起了绵绵细雨,但这依然挡不住每个队员开展义诊活动的热情。每个队员手里都提着大包小包前往通明学校的义诊会场,里面包括300余份记忆量表、400余份阿尔茨海默病宣传小册、6台血压计和听诊器、4台血糖仪以及2台体脂计。四名医生早已来到义诊会场,等待义诊的开始。
志愿者大合照。 李月滢 摄
医者仁心,关注健康
为贯彻落实党组织美丽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一支来自广东医科大学思忆三下乡织梦队的4名医生和10名学子本着“呵护记忆,关爱老人”的信念联合广东医科大学社区健康促进社调研队在麻章区太平镇通明村开展为期三天的义诊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为当地村民答疑、测血糖、量血压、测体脂并为老人做量表评估,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筛查和宣教活动。队伍各成员切实细微地关注当地村民健康状况。
活动当天上午8点30分,队员们按照计划来到了通明村的通明学校的义诊会场。在队长的带领下,队员们迅速动手将会场布置起来,整齐有序地开始义诊活动的准备工作。此时的天空不再灰蒙蒙的了,之前的绵绵细雨也已经消失了。
在正式义诊活动准备时,我们走访当地的居民了解到,有部分老人对我们的义诊活动不是非常信任,抱有一定的警戒心里,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义诊活动的展开增加了难度。
但幸运的是,当队伍到达义诊会场时,已有数位村民翘首等待着义诊队伍的到来。未待会场布置完成之时,村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向队伍中的医生进行了相关疾病的咨询,医生们也热情地帮村民解决了他们心中的疑问。早晨9点时分,会场布置完毕,村民们已经开始络绎不绝,参与义诊的人也越来越多,让原本心存忧虑的队员们顿时卸下心中的重担。
尹小健主任为村民把脉。 李月滢 摄
关爱老人,呵护记忆
义诊会场变得热闹起来,一句句具有雷州话充满着整个有限的空间。然而,队伍中能听懂当地语言的人数不多,又因大部分村民既不会讲普通话也听不懂普通话,所以沟通方面的问题只能依靠几位会讲雷州话队员充当翻译。
“来爷爷,我们来测一下体脂。我们把鞋子脱一下,双脚放到这个位置上,双手握在把手上,将它抬起来,然后不要动”健康促进社志愿者亲切地向爷爷解释整个测体脂的流程。
“奶奶您吃早餐了吗?吃了早餐,血糖会有点偏高哦!待会扎针时,可能会有一点点痛,咱们忍一会啊!”志愿者在测血糖前亲切向老人说道。
除了常规义诊活动测血糖、血压外,还有特色活动,就是为老人做量表评估,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筛查和宣教活动。本次阿尔茨海默病筛查活动中,思忆织梦队员们为老人讲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派发宣传小册子,并邀请老人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量表评估。通过量表评估向老人的定向、记忆、计算、认知能力等方面,给予生活中有关饮食、心理、运动方面等方面的建议。
“爷爷,这里有一幅图,里面有好多东西组成的,请您告诉我,您能从里面看出有什么东西吗?”队员张小媚在向老人耐心地解释着量表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营造温馨的气氛,思忆三下乡织梦队队员在做量表评估过程中,并不只是单纯向老人提问量表中的问题,而是更加注重与被测者的交流,传达医学人文关怀。
“人老了,记忆力变差了很多,现在有些事情久一点,就记不住了,我还经常煲汤时,忘记关火了,汤都煲没了。”一位72岁的老爷爷向队员张家俊说道
经过以上的义诊流程,老人将会在队员们的引导下,来到四名医生的桌前,医生们将会认真诊断老人们的体检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向老人们科普健康常识,并解决老人们一些疾病的疑问。
队员为老人做量表评估。 李月滢 摄
医学的践行者,教育的传播者
通明学校是通明村唯一的一所学校,为了提高通明学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资源,让这里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刘洲副主任帮助其小学同学向学校赠送20本童话书,同时思忆三下乡织梦队向学校捐赠500本书籍和50份文具,主要为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等。通明学校教务主任傅文轩为此表示真诚地感谢。
刘洲副主任向学校赠送书籍。 李月滢 摄
15日中午12点,义诊很快便迎来了尾声。临走时,一位老人双掌合十,向我们表示真诚地感谢。
在今天义诊活动中,每个队员都收获颇丰。这是我们整个团队首次在通明村开展义诊活动。通过此次的义诊的活动为村民们普及健康常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着力提高村民们地身体素质,帮助村民们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温馨”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