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新银沙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新银沙

★★★★★六一儿童节日快乐!平安湛江!--新银沙全力打造全新的湛江高端服务窗口,建立湛江智慧城市生活三层架构。提供企业、单位、农商户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网页,集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为一体,助建立独立平台,对外宣传推广,提供交易保障!提供最先进的网信化服务,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式服务!让湛江更好展现新时代大数据服务!为湛江促进区域行业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发展!---新银沙xinyinsha.com --湛江新银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登录!湛江地区最专业的生活门户服务平台!集城市资讯 直播 点播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商城 店铺 分销 秒杀 拼团 新零售 O2O线上下结合 商圈 分类信息 房产 活动 相亲 交友 婚恋 问答 预约 装修 招聘 微信红包 找工作 找房子 网上逛街 找优惠 上门服务 装修 招聘 二手车 培训为一体!扫二维码进驻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式智能服务平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银沙湛江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平台!新银沙以原湛江碧海银沙为载体,推出全新的湛江生活门户服务平台,以整合湛江区域资讯、分享生活、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化客户端,持续整合本地生活、旅游、房产、人才、娱乐、交友 相亲 婚恋等服务为一体,以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您提供全面的贴心服务!!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2018-07-20| 发布者:站长| 查看:1235836| 评论:0| 收藏

盛夏七月,湛江吴川市平城村又迎来早造水稻成熟收获的季节,多家农户陆续开始收割水稻。辽阔壮美的金色稻田一望无际,轰轰作响的收割机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农民朴实的脸庞上喜笑颜开。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平城村的村民正在收割水稻。/资料图片

今年,平城村种植的“农晶丝苗”水稻获得了大丰收。这个品种的水稻抗台风能力强、口感好、产量高,一经引进便受到了广大农户的追捧。而这种水稻的“娘家”其实就在佛山——距离湛江吴川市平城村450多公里的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市农科所)。它的“出生”,离不开一群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市农科所每年都有数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品种审定。

辛勤耕耘35载,他培育了8个优良品种

七月酷暑难耐,猛烈的阳光把土地晒得热气腾腾。市农科所的育种工作者们却一刻不敢懈怠,戴着大草帽在田里忙活。不一会儿,他们的鞋子上、裤腿上、衣服上便沾满了泥巴,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每年7月,都是育种工作者们最忙的时候。

站在及腰的水稻田里,高焕东伸出黝黑的布满茧子的手,顶着烈日仔细调查每一株水稻的生长情况。汗味、泥味和稻谷的香味混合在一起,不知疲倦的蛙声此起彼落。炎炎夏日里,这并不是什么令人遐想神往的田园生活,却是育种工作者们习以为常的工作环境。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每天顶着烈日到水稻田里记录、调查、筛选优良品种已经成为高焕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高焕东是市农科所水稻研发部的高级农艺师。自1983年到市农科所参加工作以来,他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干就是35年。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实验田地的水稻已经成熟,等待着育种工作者们的收割筛选,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有道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对于育种工作者们而言,能够有所“收获”是极其不容易的事情。“水稻育种的成功率很低,失败对于我们来说比太阳在东边升起还要平常。这么多年来我在那四亩多的田地里成功培育出了几个成果,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说到这里,高焕东咧开嘴骄傲地笑了。目前,高焕东已经成功培育出了8个优良水稻品种。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水稻育种的成功率很低,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才能有所收获。

城里来的90后姑娘,选择与田野相伴

水稻在南方一般种两季,七月早稻成熟,收割后,农民得立即耕田插秧,务必在八月上旬前将晚稻秧苗插下。如果晚了季节,水稻成熟期温度不够,在抽穗的时候也很容易遇上寒露风等恶劣天气,收成将大减。只有一个月工夫,收割,犁田,插秧十分忙碌。像这样的农忙时候,吴绮嫚每天6点多就要到田里工作了,一直忙到晚上7、8点才下班。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市农科所水稻研发部的育种工作者们正在田里筛选稻种。

“刚来的时候还是个白白净净的小姑娘,没到一年就晒黑了。”面对同事的玩笑,她毫不介意,反而高兴地接过话说:“没事!我黑了也一样好看!”在田里工作虽然艰苦,但她也乐在其中。回想起自己第一次播种、看着谷粒长成一片秧苗的情景,那份满足和激动之情至今让她难以忘怀。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刚抽出嫩芽的秧苗。/吴绮嫚摄

2017年7月,吴绮嫚来到市农科所工作,恰好碰上了农忙时候。当时早造水稻刚收割完,晚造水稻的播种任务便交到她手上。“这是我第一次播种水稻。我看着它们从一粒粒稻谷长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觉得很有成就感!”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看着一粒粒稻谷长成了一片绿油油的水稻田,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吴绮嫚摄

今年23岁的吴绮嫚是水稻研发部最年轻的助理农艺师。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姑娘,毕业后选择了“干农活”。家人、朋友一度对她的决定很不理解,“爸爸妈妈会心疼我,也建议过我换一份工作。但我觉得每一份工作都有它辛苦的地方,与其是因为辛苦而放弃倒不如学会苦中作乐,发现其中的美。”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每次下田工作,吴绮嫚的鞋子、衣服上都沾满了泥土。/资料图片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吴绮嫚正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挂着露珠的秧苗、沉甸甸的稻穗、粮食丰收的喜悦……这片田地里的美,吴绮嫚都用照片一一记录下来。在她的镜头里,所有的辛劳与付出,都让人觉得踏实、满足、喜悦。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沉甸甸的稻穗把稻杆压弯了腰。/吴绮嫚摄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丰收的喜悦。/吴绮嫚摄

默默坚守,让更多人吃上“佛山好大米”

尽管佛山种植水稻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了,但市农科所的育种工作者们依然没有停止过科研的脚步,每年都有数个品种成果报送至省并通过审定。2008年至今,市农科所共有24个品种审定通过,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如特优高效水稻新品种野丝占获得了2009年度佛山市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009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特籼占25获得了2010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等。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目前,市农科所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已经达到每穗180-200粒的成果。

此外,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何志劲选育出的高产抗病杂交稻新品种-华优008,弥补了佛山多年杂交稻新品种的空白。因该品种品质好、产量高,多家公司上门购买产品使用权,并获得2016年度佛山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2017年10月,何志劲在田间做水稻杂交授粉工作。

“水稻通过品种审定有三个指引性指标,包括产量、抗性、品质。我们在保障产量和抗性的同时更注重品质,因此我们培育的水稻口感比较好,品质在全省而言也是排在前列的。”市农科所水稻研发部主任欧阳恋介绍。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又一批实验稻米收割完成,这是每一年育种工作者们最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

去年7月,由佛山市农业局(农管办)、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对口帮扶的湛江吴川市平城村从佛山市农科所引进了由高级农艺师吴拥军选育的“农晶丝苗”。市农科所助力精准扶贫提供农业科技支撑,免费提供优质稻谷给农户试种,首期建成连片示范优质稻种植基地100亩。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位于平城村的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资料图片

去年水稻获得了大丰收,每亩产量最高达到1000斤,每亩平均增收350元,产量、品质、价格均超过当地传统种植品种,受到农户热烈追捧。今年1月份,佛山市农科所再次发放了2.5吨水稻种子,种植面积扩大到了800亩,惠及农户400余家。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今年平城村“农晶丝苗”获得大丰收。/资料图片

“如今我们研发出来的成果主要是推广到佛山市外,甚至远到广西、湖南等地。其他地方的人有饭吃也很重要,对吧?”在像高焕东这样的育种工作者的眼里,让更多的人吃上优质高产的大米就是他们最朴实的愿望,也是让他们感到最满足的事情。

亩产1000斤!佛山这款丝苗大米火到了湛江!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便民电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