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城市规划局发布《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总体规划(2017-2035)》(草案),向公众公开征询意见。公示显示,湖光镇将规划定位为国家级特色观光旅游名镇、滨海生态型省级中心镇、湛江市重要的临港产业集取区。未来发展规划镇域将形成“一核、三心、三轴、五片区”的空间结构,规划2035年镇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9.2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到17.4万人。以下为具体规划内容:
一、规划背景:
(1)上版总规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湛江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影响,湖光镇由原先的城郊边缘地区逐步转变为湛江城市快速扩张的前沿阵地。现行08版总规划定位与规模已不能满足当前湖光镇发展的新需求,亟需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2)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的战略需要
湖光镇内拥有湖光岩风景名胜区、广东海洋大学、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等优势发展资源,周边紧邻临港工业区、西城新区、南方海谷等重大产业平台,通过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对接周边产业平台,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3)自身扩容发展的诉求
湛江积极建设北部湾中心城市,湖光镇未来将围绕“四大抓手”与“五大产业计划”,加强特色产业平台的建设,完善城镇路网与对外交通路网结构的完善,加快湖光镇传统工业与初级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接湛江扩容提质的发展要求。
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总体规划(2017-2035年)
二、范围与现状:
规划范围:划区范围湖光镇行政管辖区域,面积为166.89平方公里;镇区范围西至旧县河,北至海大路,东至疏港大道,南至海岸线,面积为12.60平方公里。
现状特征:镇域现状人口约7.3万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295.16公顷,多为教育科研用地和居住用地,主要集中湖光两侧和疏港公路西侧;村庄建设用地面积721.92公顷,主要分布在省道373沿线。
规划定位:
国家级特色观光旅游名镇、滨海生态型省级中心镇、湛江市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
发展规模:
规划2035年镇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9.2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7.4万人。
三、规划内容:
1、目标与定位
国家级特色观光旅游名镇、滨海生态型省级中心镇、湛江市重要的临港产业集聚区。
2、用地布局
在尊重现状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规划功能的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并注入新功能,统筹布局各类公共设施与市政设施,落实配套功能与城市功能,完善道路交通体系。
3、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
规划2035年镇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19.2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7.4万人;规划2020年镇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7.7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11.7万人。
4、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根据《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及规划区人口分布,合理确定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规模与布局。
5、优化道路交通
通过对现状路网交通的分析评价,充分衔接湛江总规和周边地区规划路网,构建完善的道路交通系统,合理配置交通设施。
四、规划结构
规划落实限制性要素管控要求,以区域现有的生态素构建景观结构,从沿路发展转向依托轨道交通站点发展转变,融合各类发展平台,镇域形成“一核、三心、三轴、五片区”的空间结构。
一核:在镇区中部打造集行政、文化、医疗、教育、商业等为一体的镇区服务核心。
三心:科创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
三轴:东西向的产城发展轴和南北的城镇服务轴、旅游发展轴。
五片区:城镇生活片区、教育科创片区、旅游发展片区、临港产业发展片区、生态涵养片区。
五、交通规划
1、镇域道路交通规划
高速公路:将新湖大道与西环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成互通立交,缩短湖光镇与周边城市功能区的通勤时间。
干线公路规划:镇域形成“三横两纵”的干线公路路网结构。三横,即县道669(雷湖快线)、省道373(新湖大道)、兴港大道(广东海滨公路)。两纵,即县道668(湖光大道)、疏港大道。
一般公路:将部分村道和规划道路提升为一般公路,道路等级按照二级或三级标准建设。
交通设施:在湖海路以东、湖光路以南规划1处汽车客运站,配置公交首末站。
2、镇区道路交通规划
道路网系统为“方格网”布局,形成“四横三纵”的主干交通网络。四横:包括兴港大道、湖光路、新湖大道、海大路。三纵:包括疏港大道、湖海路、大学西路-湖光大道。
六、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新建3处综合公园,包括良丰公园、人民公园和海滨公园;按照500的服务半径,规划2处社区公园;规划沿湖光二路西侧控制40米宽的带状绿地公园,并利用现有水渠设置连续的滨水绿道,打造水岸公园;利用镇区西北部的滨海红树林和现有的大量水塘、水系构成的水网密布景观,融入铁耙文化,打造湛江市西海岸特色主题湿地公园。
至2035年,规划公园绿地面积68.30公顷,占城镇建设用地的8.8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3平方米;规划防护绿地面积97.66公顷,广场用地面积为6.31公顷。
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构建镇区“一主、一副、三邻里”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在海洋大学南侧布局科研、文化、酒店等高品质公共设施,打造镇区副中心;按照人口的需求和服务半径布置3个社区邻里中心。
行政办公设施:保留现有文化广场,规划镇级文化中心,在兴港大道南侧建设一处文化展示中心。
教育科研设施规划:保留湖光第一初级中学和湖光中学,扩建湖光中心小学和良丰学校,新建3所小学。
体育设施规划:规划在兴港大道南侧结合海滨公园建设1处镇级体育中心。
足球场设施布局规划:到2020年,每万人拥有5人制以上足球场设施不低于0.6块。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规划扩建湖光镇人民医院,规划总床位150床。另外,根据按照每3-5万居民/社区医院,规划2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会服务设施规划:规划保留镇区敬老院,新建2处敬老院,全面提升镇区养老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