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新银沙
通行证 注册 | 登录 登录 登录 登录

新银沙

>★★★★★★★★★★★★★★★高考志愿进行时。。。。。。。。。。。★★★★★★★★★★★★★★★即日起本平台各频道免费开放★★★★★平安湛江!--新银沙全力打造全新的湛江高端服务窗口,建立湛江智慧城市生活三层架构。提供企业、单位、农商户建立对外宣传平台网页,集微信小程序,公众号为一体,助建立独立平台,对外宣传推广,提供交易保障!提供最先进的网信化服务,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式服务!让湛江更好展现新时代大数据服务!为湛江促进区域行业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发展!---新银沙xinyinsha.com --湛江新银沙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登录!湛江地区最专业的生活门户服务平台!集城市资讯 直播 点播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商城 店铺 分销 秒杀 拼团 新零售 O2O线上下结合 商圈 分类信息 房产 活动 相亲 交友 婚恋 问答 预约 装修 招聘 微信红包 找工作 找房子 网上逛街 找优惠 上门服务 装修 招聘 二手车 培训为一体!扫二维码进驻体验全新的人工智能区块链式智能服务平台!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银沙湛江本地人的生活服务平台!新银沙以原湛江碧海银沙为载体,推出全新的湛江生活门户服务平台,以整合湛江区域资讯、分享生活、便民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化客户端,持续整合本地生活、旅游、房产、人才、娱乐、交友 相亲 婚恋等服务为一体,以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您提供全面的贴心服务!!

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当好“超级联系人”对接服务大湾区

2019-08-06| 发布者:站长| 查看:1591968| 评论:0| 收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省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抓手。湛江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的交汇地带,被定位为国家‘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重要港口城市,能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及优势互补。湛江亦可充分利用大湾区对广东沿海经济带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成为大湾区的拓展区,加快振兴发展。”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杜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当好“超级联系人”对接服务大湾区

当前,湛江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抢抓历史性机遇,立足湛江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坚持以“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为总目标总任务,以统筹推进“一通道、一港区、一示范”——参与共建西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谋划建设自由贸易港(区)、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具体路径,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产业、市场、创新、生态等领域深度对接,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湛江加快振兴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湛江力量。

打造快速立体交通 推动粤港澳各方优势互补

湛江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在国家战略中,必将推动粤港澳各方在更广阔的区域中配置资源、优势互补。

近日,中铁集团和省政府批复了《湛江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未来将有包括深湛、广湛、湛海、合湛和张海5条高铁汇聚湛江、进入城区,把湛江与国家高铁网络连接在一起,使湛江在国家几大战略交汇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当好“超级联系人”对接服务大湾区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湛江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未来3—5年湛江市计划投资1000亿元左右,陆续建成湛江国际机场,与上述5条高铁、玉湛等6条高速公路以及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无缝对接,届时湛江将成为快速通达粤港澳大湾区、便捷对接海南、联通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特别是,湛江作为国家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在降成本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比如,巴西到中国的矿船,17万吨船的运费是13—14美元/吨,40万吨船的运费是8—9美元/吨,便宜了近40%。同时,我国广阔的大西南内陆地区对接海上丝绸之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由湛江来提供支撑。

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当好“超级联系人”对接服务大湾区

当前,湛江市加快现代化快速立体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打造高水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做强“海”的对接,加快推动湛江港40万吨级航道开工建设,发挥湛江港大宗散货运输成本优势和广州、深圳、香港港口集装箱运输网络优势,探索建立大宗散货经湛江港中转的港口运输合作机制,使湛江港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快“陆”的对接,开工建设时速350公里的广湛高铁,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交通圈;争取开通经广州、深圳至香港的高铁班列;争取广东西部沿海高速西延对接汕湛高速吴川支线,经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形成直通深圳、香港、澳门的高速公路新通道。做好“空”的对接,确保年内全面开工建设湛江国际机场,积极推动有序加密直飞或经大湾区中转的国际国内航线。

2018年,湛江市共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67亿元,增长61%,年度投资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5月,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9.76亿元。

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 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湛江可以为大湾区提供更坚实的产业配套和规模支撑。湛江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初步形成了以钢铁、石化、造纸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依托大项目大园区,湛江完全可以吸引更多产业、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布局,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与大湾区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供应链,更好为大湾区提供产业配套、规模支撑,与大湾区高端制造业相互带动、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减、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大湾区大量企业要通过梯度转移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湛江可以加快与大湾区产业对接,主动承接大湾区产业“外溢效应”,承接大湾区更多优势产业与优势项目转移,实现双赢发展。

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当好“超级联系人”对接服务大湾区

湛江市正确定位,把握机遇,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虹吸效应”,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城市强芯提质、乡村振兴发展“四大抓手”,做好临港产业、滨海旅游、特色优势农业、军民融合发展“四篇文章”,加快实施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达产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提速、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蓝色海洋综合开发“五大产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大湾区提供产业配套、规模支撑。

2018年全市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568亿元,增长13%;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0亿元,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80亿元,完成投资额名列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第一。湛江将今年确定为“重点项目攻坚年”,上半年开工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26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7亿元。

目前,千万吨级产能的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已建成达产,2018年完成钢坯产量884.6万吨,3号高炉系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4号、5号高炉建设按照2021年开工为建党100周年献礼的节点加快筹备工作。千万吨级炼油能力的中科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1亿元,将于今年内建成投产,形成炼油能力100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80万吨/年。投资100亿美元的巴斯夫新型一体化石化基地落户湛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后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首期项目将于年底动工建设,计划2021年建成投产。同时,湛江市积极围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成功引进中船重工、中建钢构、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湛江已成为我省经济新增长极和临港大工业发展主战场。

当前,湛江市还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湛江合作共建深圳南山(湛江)高新产业园,加大面向大湾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重大产业项目。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对接优质创新资源

湛江可以更好对接利用优质创新资源。作为科教大市和产业大市,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湛江既有科教之长,又有成果转化和产业承载之优。

目前,湛江拥有7所高校,66所中职(技工)学校,6家国家级及133家省级科研机构;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新区和宝钢、中科炼化、巴斯夫等大型重化产业以及一批以小家电、农海产品加工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合作,支持港澳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湛江对接大湾区,推进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为充分利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溢出和辐射效应,湛江市以加快建设湛江湾实验室为契机,加强与广州、珠海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工程和海洋经济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联合打造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同时,加快湛江国家高新区建设,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环境。

经过努力,湛江高新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湛江湾实验室今年3月挂牌成立,湛江海洋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启动运营,去年以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4家。

发挥农海大市优势 挖掘大湾区消费潜力

湛江可以深度挖掘大湾区世界级消费潜力。湛江作为农业大市、海洋大市,农副产品无论在产量、数量、品种还是质量上,都具备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如廉江红橙、雷州芒果、徐闻菠萝等都在全国全省打响了品牌;又如湛江海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和加工出口创汇居广东之首,更是全国重要的对虾养殖和种苗生产基地,对虾养殖面积、种苗、产量、饲料、加工、出口和流通等居全国第一。对接大湾区城市品质生活新需求、实现湛江农业现代化,以高品质、多样化路径打开大湾区市场,将成为湛江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新渠道。同时,湛江是个生态型海湾城市,拥有一批高质量的滨海旅游资源,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打造成为大湾区农海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休闲热门目的地。

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当好“超级联系人”对接服务大湾区

为此,湛江市发展特色优势农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特色果蔬产值占种植业产值60.3%;廉江、徐闻成为全省岭南特色水果双创县。全市共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创建规模数量跃居全省第一。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海洋牧场,该市在国外生产的远洋渔船居全省第二;海洋牧场建设正式纳入国家计划。

同时,精心做好滨海旅游业文章,推进雷州半岛全域旅游开发,加快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2018年旅游招商项目投资总额达926亿元,其中,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投资超过500亿元的全域旅游开发合作协议;加强与海南对接合作、相向而行,与海南携手拓展大湾区旅游消费市场和北方冬休市场。今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621.3万人次,增长13.6%;旅游收入246.2亿元,增长16.3%。

特别是,湛江市大力争取年内设立湛江综合保税区,积极推动湛江港和东海岛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扩区的片区,探索湛江深水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合作;加密湛江港至粤港澳大湾区、至海南的集装箱内贸航线和内外贸同船航线,共同拓展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打造“买全球、卖全球”湛江国际大港新格局。目前,湛江市与全球77%共179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贸易合作关系。今年1—6月,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151.5亿元,增长17.4%。

对标对表先进 共建优质生活圈

建设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天蓝地绿水清、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大湾区三地居民的共同关切,也是湛江人民的共同期盼。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湛江市认真学习借鉴大湾区在营商环境、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好做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和生活条件。

湛江市重点学习借鉴优化营商环境先进经验,大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打造阳光法治服务政府,目前100%商事登记事项可网上办理。全面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湛江市学习借鉴大湾区城市建设管理先进经验,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该市致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生态型海湾城市,海东新区累计完成开发投资242亿元,建成项目71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扎实推进;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智能管理。

湛江抢抓历史性机遇,当好“超级联系人”对接服务大湾区

湛江市还认真学习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积极拓展与大湾区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携手佛山市共同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市共有贫困人口241038人,占全省的1/7,2018年全市54955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累计20.6万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占总贫困人数84.88%,在2018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省级考核中,湛江被评为“较好”档次,打了翻身仗,扭转了被动局面。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平安创建”知晓率、政法工作满意度、群众安全感三项测评在全省的排名由2017年的均为末位分别提升到全省第1、第9、第15位,2018年湛江市在省信访工作年度考核中排名全省第4;今年上半年,全市“两抢一盗”警情同比下降35.8%,发生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58%、23.53%、8.5%。

此外,湛江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大湾区共建良好的生态环境。该市积极打好碧水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净土防御战,空气质量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列,2018年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是全省4个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优秀城市之一。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全部评论(0)

便民电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