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下,湛江成为其物资人力运输的大后方,而与海口隔海相望的徐闻在这之中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7月20日上午,广东海洋大学“闻说新语”社会实践队奔赴位于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徐闻县广东徐闻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进行访谈。
闻说新语队员以及指导老师与广东徐闻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有关领导进行访谈。通讯员 潘子茵 摄
首先,由广东徐闻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的胡总给我们介绍公司的情况。在他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下,对于政府在此背景下重新规定相关企业需要作出如下改造:1、运力更新——要求在港运输船舶向着安全性、大型化、舒适化发展。淘汰小型船只,只保留49条主要大型船舶(能抵抗8级风);2、码头扩建——主要原因:航线设置存在突出问题,导致航运效率低下。而正在建设的南山港(徐闻港)能使得航运时间减少一半。其次是企业自身的改造:1、硬件的提升:计划时间2-3年,基本与政府要求保持一致;2、软件的提升:计划时间最近1-2月。首先是港航资源的整合——由于在海安港存在着三家大型的港航企业,在公司竞争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的现象,并且由于每个公司的软硬条件以及制度不一致,所导致客户体验有落差的现象发生。本次资源整合目的是让广东的船舶公司不分家,保持条例制度一致。最后是船运资源整合——船运公司一体化。
而对于广东徐闻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来说,他们想把建设重点放在基础建设——船舶改造运力更新以及实行军事化管理与港航联动,并且未来会实现信息化的建设,打造互联网+与港航相结合的航运模式。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背景下,广东对接海南实际上是发展一种“前港后园”的模式,“港”指的是自由贸易港,而“园”指的是工业园与产业园。但是这种模式的建设现在还难以实现。其原因任然主要是政府以及企业两方面。首先是政府存在的问题:1、对外开放格局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无法实现全面的开放,例如港口船舶数量暂时禁止增加、不允许外部航运公司进入徐闻市场。2、政府没有给予相关优惠政策,使得相关企业前期投资巨大,进而导致港航运输业存在巨大压力。3、政府功能没有得到体现,导致企业无法把全部的人力物力投入本职功能。然后就是企业自身因素:1、港口运输秩序不过关;2、航线设置不合理;3、企业制度存在缺陷。综上所述,目前无法实现“前港后园”的模式,一是自由贸易港的优惠政策没有准确给予相关企业,二是徐闻乃至湛江工业设施落后无法形成工业园。所以目前仓库作用仍为徐闻的首要作用。
对于这些现象,广东徐闻港航控股有限公司的胡总说:“我们做这行的现在利润其实不多,大家原本就是想着为徐闻以及海口人民服务,但是政府对于我们的近年来的要求越发严格,导致我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满足需求,但是政府又没有给与我们相关的优惠,我们的压力是越来越大。”说到这胡总眼中透露着一丝无奈。
我们希望政府能重视一下和企业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共同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带动徐闻甚至整个湛江周边地区的发展。
闻说新语队员以及指导老师与广东徐闻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有关领导的合影。通讯员 潘子茵 摄